我市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皖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24 17:10
字号:

今年4月,我市遭遇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袭扰。面对严峻的疫情,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在这场战“疫”之后,人们又回归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当前,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最迫切的就是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那么,如何筑牢疫情“防控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线”?我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对此,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提升“防疫”意识 融入日常生活

8月3日上午10时许,家住阳光威尼斯小区的市民丁瑞云像往常一样,来到离家不远的沃尔玛超市。戴好口罩,在超市入口拿出手机扫行程码、安康码,向工作人员出示后,丁瑞云收起手机进入超市购物。   “现在都形成习惯了,出门戴口罩、扫码,有时候忘记,门口的工作人员也会提醒我,按要求扫码也是配合防疫要求,作为市民也是应该的,大家都能够配合扫码,疫情防控不放松,也能让我们安心购物。”采访中,丁瑞云说道。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下,市区各大商场、超市都在入口的醒目位置设置了扫码区,测量体温,并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值守。市民们也积极配合防疫要求,佩戴口罩,扫码进入公共场所。   记者随后来到百大金商都购物中心的一楼入口,正值暑期,前往商场购物的人流量也较大。商场门口,红色的“一米线”格外醒目。“请打开手机,扫行程码,出示安康码。”上午11时,站在一楼商场门口的工作人员刘皖西,对每一位前来购物的市民,都会上前提醒到位,并依次查看安康码、行程码。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按要求进行登记后才能进入商场。记者看到,在商场入口测温门旁醒目的位置贴着温馨提示牌:“根据疫情防控最新要求,进入商场请您配合做到以下几点:1.请科学、规范佩戴好口罩;2.请扫安康码、行程码,两码联查,持绿码通行进入;3.请配合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通行;4.请保持1米社交距离,有序排队,不扎推,不聚集……”   “我们每天都有专门人员值守,确保大家能够落实正常防疫措施,商场也会落实每天2次消毒消杀工作,营造安全的购物环境。”刘皖西告诉记者,在同记者交谈中,又有顾客来到门口,刘皖西又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场所码”是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为提高扫码核验效率,对安康码和行程码功能进行优化升级,通过个人主动扫码,系统即可对出入该场所人员进行信息的自动登记,同时核验出入该场所人员的“安康码”状态信息,方便出行;在局部发生疫情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新冠确诊病例或密接者的扫码记录,快速关联到其他扫描过该“场所码”的人员,便于相关部门精准追溯排查。   记者了解到,近期,为进一步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我市多个县区相继发布通告,要求在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场所、公共场所实行“场所码”扫码管理。7月25日-27日期间,市商务局组织开展了城区商贸经营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大督查。检查组通过现场查看商贸企业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促企业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严格落实顾客进店“扫码、测温、戴口罩”,并配备好防疫物资,对经营场所开展常态化消杀。

技术“加持” 筑牢“外防输入”防线

  “您好,女士,请问您本人目前是否在六安?”“请问您十四天内有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近日,不少来到六安的外地人都收到了一通来自“六安疫防办”的智能语音电话。

为了加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更好地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政策,针对中高风险地区往返人群,六安市防疫办与科大讯飞合作于7月中旬正式推出使用智能语音呼叫系统。

记者了解到,智能语音呼叫系统于今年4月份六安疫情发生时期试运行,运行效果显著,目前我市已经正式启用了该系统。通过对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群进行智能语音外呼,排除数据误差,提高外防输入的准确性、有效性。同时,也克服了以往人工拨打电话效率较低、覆盖面较窄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对外来人员疫情风险排查的效率,实现了速度与质量并举。

“上线的智能语音外呼系统,主要是针对去过或经过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对他们批量进行健康情况的监控随访,了解居民的相关流行病学史,居民是否有发热、干咳,以及居民现在是否还在本地等情况,自动将结果进行统计,方便我们及时了解异常情况,做针对性处理。”市卫健委疾控科负责人吕勇介绍说。

据了解,市卫健委积极发挥“三公(工)一自”的工作机制,成立电话专班并利用智能语音技术,核查风险人员信息,建立个案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人员明,实现高风险人员闭环管理、全覆盖、无遗漏。截至7月23,电话专班核查数据约13.5547万条,电话专班核查在我市推送9467条信息。

除此以外,还在火车站、高速交通卡点增加防疫人,查验“两码”,落地开展核酸采样,“愿检尽检”“应检尽检”,既进行刚性管理,又提供人性化服务。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中的“哨点”作用,提高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同时,做好“人、物、环境同防”,加强进口冷链物品、快递等管理,严格落实报备、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等措施。

做好“实战演练” 提升应急能力

7月23日上午,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应急处置演练在裕安区新安镇石塘小区开展。演练以新安镇石塘小区某栋某室某人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模拟背景,按照区域封闭管控、宣传引导、人员摸排、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环境消毒和垃圾分类清运、人员转运、生活物资保障、医疗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等场景有序进行。每个环节都安排疫情防控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跟踪观摩评估,整场演练活动环环相扣,有条不紊。

  这样的“实战”演练,既磨合了社区疫情防控队伍,又检验了“社区封控应急处置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后人员迅速集结到位、各组无缝对接、处置科学高效,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记者了解到,7月份,我市金安、裕安、叶集、舒城、金寨、霍山等地先后开展实战演练。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17次应急演练,市级和各县区每季度均能至少开展1次,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以练备“战”的目的。

除了通过“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外,我市还统筹调配资源,全面加强集中隔离点建设,通过征用或新建人才公寓、学生公寓、安置房及健康驿站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全市集中隔离房间储备能力,确保9月底前隔离能力达到100间/万人。在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方面,定点救治医院设置床位1000张,市级已建方舱医院450张,17家发热门诊全面完成达标改造。同时,稳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皖西日报)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