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开胸!微创二尖瓣钳夹术——皖卫附院(六安市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为心脏“阀门”按下修复键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皖卫附院(市二院) 发布时间:2025-07-28 15:28
字号:

五年胸闷气喘求医未果,七旬老人心脏“阀门”严重“漏水”,传统开胸手术又怕不能耐受,怎么办?近日,70岁的江老爷子在皖卫附院(六安市二院)接受了心脏“阀门”的微创修复手术——医生仅通过胸壁的一个“小切口”,用一枚精巧的“小夹子”,就成功修复了他严重“漏水”的二尖瓣,让他重获“心”生。

江老爷子饱受活动后胸闷、气喘折磨长达五年,辗转求医症状却日益加重。来到市二院后,揪心真相浮出水面:他的心脏关键“阀门”——二尖瓣(负责阻止血液从左心室倒流回左心房)发生了严重故障——后叶腱索断裂,导致“阀门”关闭不全,血液大量“倒流”,医学上称为“重度二尖瓣反流(Carpentier IIb型)”。这不仅让心脏这台“发动机”负担过重、功能衰竭(全心增大、心功能降低),还连累了其他“阀门”(三尖瓣中重度反流、主动脉瓣轻度反流)。雪上加霜的是,江老爷子年龄大,基础状况差,心功能本就很弱,还合并有心律失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老毛病”。传统开胸、心脏停跳的体外循环手术创伤较大,对他而言如同闯“鬼门关”,风险极高。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刘宝高度重视,迅速牵头组织了包括超声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团队(MDT)进行会诊。专家们反复研讨、充分评估后一致认为:必须解决二尖瓣这个“主阀门”的严重漏水问题,但要另辟蹊径——采用创伤极小的“免开胸”方案!

刘宝主任团队最终选择的“利器”,是一项名为“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 TEER)”的微创介入技术。 它尤其适用于像江老爷子这样高龄、体弱、合并症多、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高危患者。这项技术巧妙借鉴了外科手术中缝合瓣膜边缘(缘对缘)的理念,但无需开胸锯骨、无需心脏停跳、无需体外循环。外科医生通常只需在患者胸壁开一个小切口,通过特制的导管系统将一枚精巧的“夹子”(夹合器)送入心脏。在食管超声的精确“制导”下,像使用一把精密的“订书机”,夹住二尖瓣病变部位的前、后瓣叶边缘,使原本关不严的“门”重新对合,从而显著减少或消除血液反流。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的特点,为高危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目前,TEER已成为国际上治疗二尖瓣反流(尤其是退行性或功能性反流)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介入技术之一。

带着这份精密制定的方案,手术如期进行。刘宝主任团队通过心尖手术路径,在食管超声的引导下,将那枚特制的“小夹子”精准地送达心脏内部,锁定二尖瓣反流最严重的区域,稳妥地将病变瓣叶的前、后两片夹合在一起。“夹子”成功闭合的瞬间,效果立竿见影! 术中超声即刻显示:原本汹涌倒流的“洪水”(重度反流)瞬间变成了“涓涓细流”(轻中度反流),心脏这台“发动机”的负荷显著减轻。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创伤极小。

困扰江老爷子五年的“心头大石”终于被搬走了! 术后,他的症状明显缓解,衰弱的心脏功能开始稳步恢复。经过一周多的精心治疗与护理,这位曾经步履维艰的老人,顺利康复出院,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