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推进爱国卫生法治宣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六安市文明办紧扣“法治引领、健康先行”工作主线,以省第16个爱国卫生法治宣传周为契机,构建“线上精准传播+线下实干落地”双轨推进模式,依托新媒体矩阵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爱国卫生宣传、健康科普宣传与环境整治“三项重点”深度融合,推动爱国卫生工作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型升级,为推进健康六安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线上宣传全面覆盖 精准传播入脑入心
一是搭建分层传播矩阵,扩大宣传覆盖面。充分发挥六安文明网官方平台核心阵地作用,及时转发并解读《关于开展“清积水、防蚊虫、保健康”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等重点内容,创新采用“爱国卫生条款+生活贴士”等方式,累计获得1.3万次阅读互动。其中《安徽省爱国卫生条例》核心条款的“三字经”版解读,以“清积水、除四害、管饮食、护健康”等朗朗上口的短句,让法规条文“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打造特色科普作品,提升健康传播精准度。联合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季节健康防护指南”系列融媒体科普作品《疾控科普 | 秋蚊猛于虎,防蚊正当时!》聚焦季节痛点,《家里的这几个地方,正悄悄“养”出花斑蚊!快自查→》直击家庭卫生盲区,更以“一图读懂”形式直观呈现家庭防蚊步骤,让专业卫生知识与民生健康需求深度绑定,实现爱国卫生宣传与民生关切的精准对接。
三是构建互动传播生态,增强群众参与获得感。通过在六安市文明网微博账号12期#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系列话题推送,吸引市民关注灭蚊科普知识,并积极引导相关话题推送转发,有效推动健康六安宣传从“被动接收”向“主动参与”转变。
二、线下联动同频共振 织密卫生防护网络
一是三级阵地同步发力,打造健康宣教大课堂。充分发挥我市21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开展“依法清理孳生地,共享健康秋冬季”主题宣讲活动。金安区三里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市区卫生服务专家参加辖区文明集市活动,讲解卫生疾病相关知识,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60余场,覆盖群众1.2万余人次。
二是城乡环境同步提升,筑牢卫生健康防护网。在城区,以“小公厕大民生”为抓手,聚焦民生“关键小事”,开展“小切口”专项整治推动城市公厕升级的系列行动,全市累计排查问题1129个,全部落实整改措施,基本实现“水通、电通、灯明、无臭味、无蚊蝇”的标准化目标;在农村,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等问题,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爱国卫生工作均衡发展。
三是多元主体同步参与,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发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力量,组织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协助物业公司实施"灭四害"行动。联合教体部门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校园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在校学生带动家庭参与居家环境整治,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良性循环。
三、双轨推进打造标杆 常态长效巩固成果
一是完善长效机制,巩固宣传整治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爱国卫生条例》相关规定,完善网格化管理,将环境卫生纳入社区日常巡查内容;农村地区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平台,将爱国卫生知识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同时优化新媒体传播策略,增加短视频、直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传播效果。
二是聚焦均衡发展,补齐农村卫生短板。重视城乡爱国卫生工作不平衡问题,联合市农业农村部门不定期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通过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方式,切实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三是培育特色品牌,打造示范引领样板。重点抓好培育相关品牌建设。金寨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把“红色健康驿站”开进景区、村口,同步开展“健康巡讲”“无偿献血”“家庭急救培训”等志愿服务,守护村民健康;霍山县结合大别山风景道提升工程,组织志愿者沿旅游廊道捡拾垃圾、投放病媒生物防制毒饵站、对农家乐经营户进行“公筷公勺”“禁烟标识”等现场指导,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智能问答
首页
政务资讯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健康六安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