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换新颜 “方便”更方便
“现在公厕门框修好了,皮帘也换新的了,隐私有保障,环境好多了。”金安区七里站菜市场商户李女士近日对改造后的公厕赞不绝口。这一变化,源于我市聚焦民生“关键小事”,以“小切口”专项整治推动城市公厕升级的系列行动。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六安市城管局坚持开门教育,紧盯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围绕开展城市公厕问题专项整治,以“让‘方便之处’更方便、更洁净”为目标,督促各县区对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对规划区内466座城市公厕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整治日常管护不到位、照明通风缺失、水冲设备故障、环境脏乱差等群众反映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排查问题1129个,全部落实整改措施,基本实现“水通、电通、灯明、无臭味、无蚊蝇”的标准化目标。
“缺什么补什么、坏什么修什么”,市城管局督促县区逐厕制定整改方案,确保贴合民生需求。金安区实施“设施+机制”双升级,大雁河五公厕翻新墙体瓷砖、水木清华公厕重做屋顶防水,全域增设无障碍设施,24小时开放并落实6次消杀+随脏随保,显著提升管理标准;叶集区以技术破题,柳林大道公厕整改旧管网彻底解决堵塞问题,二小东门公厕改造独立电路破解白天无法正常供电的问题;六安开发区聚焦细节提质,6座公厕装磁吸防蝇纱门使蚊虫密度下降40%,换50盏节能灯具与35个节水龙头,建立“日巡周护”清单;裕安区东大街公厕整体修复外立面、更换维修损坏洁具,建立“三查制度”,配套“24小时响应”维修机制,纳入智慧城管平台动态监管,将故障处理响应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8小时;霍山潜台路、东大街公厕周边住户较多,人流量大,使用频繁,导致坐便器及蹲便器损坏严重,霍山城管部门 按照“一厕一策” 精准整改,让公厕功能与卫生条件焕然一新;针对存在的建筑结构和设施设备损坏问题,霍邱县多方筹集资金,对文明大院公厕进行翻建,并增设第三卫生间,满足特殊人群需求;金寨县为马鬃岭路公厕投入1.5万元新建化粪池及50米管网根治污水外溢,配套每日3次循环清洁,让公厕功能与卫生条件显著改善,获商户居民普遍认可。
为建立长效机制,市城管局制定城市公厕管理指导有关意见,从健全管理台账、管理制度,到明确20项公厕内外部环境要求,细化工作标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从“能用”到“好用”,从“整治”到“长效”,市城管部门正以公厕为“小切口”,书写民生“大文章”。市城管局市容科工作人员表示:“公厕虽小,却直接关系群众生活质量,必须以‘绣花功夫’抓好精细管理。”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整治成果,推动公厕管理从“短期整改”向“常态长效”转变,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