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推进社会力量办医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卫健委发布时间:2016-06-15 00:00
字号:
 
201606141623051822_WMnY702d.jpg
发布地点:市行政中心8号楼4楼会议室
发 布 人:市卫计委
发布时间:2016年6月12日
摘要:截至今年5月,全市共有民营医院19家(另有3家已经设置审批,等待执业批准)。按级别分,二级医院7家,一级医院12家;按类别分,综合医院7家,中医医院1家,专科医院8家,老年护理医院3家。在职职工数2159人,医技人员787人,护士844人。共有床位数1968张,占全市9.73%。2015年门诊人次408057人,占全市2.0%,急诊人次26561人,占全市8.1%,出院人次47174人,占全市10.8%。

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六安市推进社会力量办医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和省政府鼓励社会办医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市社会办医也迈入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办医的发展,对引入竞争机制,创新办医模式,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有关要求,现将我市社会办医发展与推进情况通报如下:
  一、我市社会办医发展基本情况
  为加快社会办医的发展,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45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56号)等文件要求,积极主动工作,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的同时,支持社会优质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从而进一步构建多元办医格局,满足群众多层次就医需求。
  截至今年5月,全市共有民营医院19家(另有3家已经设置审批,等待执业批准)。按级别分,二级医院7家,一级医院12家;按类别分,综合医院7家,中医医院1家,专科医院8家,老年护理医院3家。在职职工数2159人,医技人员787人,护士844人。共有床位数1968张,占全市9.73%。2015年门诊人次408057人,占全市2.0%,急诊人次26561人,占全市8.1%,出院人次47174人,占全市10.8%。
  二、加快民营医院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落实政策,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精神,我委积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确保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并将非公立医院纳入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保障范围。2015年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和《安徽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精神,我委进一步放宽了社会资本在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设置医疗机构,鼓励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对仅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诊所、门诊部,不作布局限制。并且对公立医院对口帮扶民营医院和医师去民营医院多点执业给予支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营医疗机构人才缺乏问题,为民营医院的发展在政策和人力上提供了保障。
  2016年我委结合十三五规划和群众就医需求,在制定《六安市城区医疗机构设置和发展规划》、《六安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六安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时,将民营医院的办院数量、办院规模和专科方向纳入其中,切实保障民营医院的持续良性发展。
  (二)规范设置,强化监管。我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卫计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医疗机构许可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医秘〔2016〕171号)要求,明确了市、县(区)两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设置审批权限,完善了新增医疗机构的“申请、受理、审核、决定”等流程,建立健全了对医疗机构许可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明确了管理职责,保障了非公立医疗机构许可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为进一步促进民营医院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我们还加强了对民营医院的监管,根据属地管理和“谁发证、谁监管”原则,从强化服务理念、强化依法管理、强化医疗质量、强化广告管理、强化监督检查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对民营医院提出要求。市、县区卫生计生主管部门每年对辖区民营医院至少进行两次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其及时整改到位。从2015年开始,我们还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六安市医疗机构群众满意度调查范围,通过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完善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截至目前,我市各民营医疗机构运行平稳,未发生任何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六安开发区医院、霍邱东方妇产医院、六安百佳妇产医院分别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满意度调查中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十二五期间,六安世立医院妇产科被评为安徽省“十二五”临床特色专科、妇产科姚红医师被评为首届安徽省“江淮名医”,六安世立医院戴维生医师、六安新华中医院张善堂医师被评为安徽名中医,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民营医院的知名度。
  三、民营医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营医院总量不足。多年来,我市在推进民营医院发展上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但受很多客观因素影响,民营医院发展仍较为缓慢。目前,我市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仅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9.73%,这与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的20%目标任务还有较大差距。
  (二)自身发展能力不强。一是人才短缺明显。除六安世立医院、六安开发区医院、叶集四方医院人才队伍相对稳定、基本满足业务需要外,大多数民营医院没有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部分医院的高级职称人员均为公立医院离退休或兼职人员,中层骨干力量薄弱,无法形成技术人才结构梯队。业务管理人员如医务、院感、质控人员严重缺失。二是组织管理架构不健全。大部分民营医院仍然是家族式管理起步,缺乏基本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三是依法执业意识淡薄。部分医院存在超诊疗范围执业行为,外聘的兼职人员未办理相关手续等。四是专科特色不明显。目前多数专科医院受制于专科人才缺乏、专科市场开拓慢等因素,急功近利,全面出击,出现了专科不专的现象。五是有非法发布医疗广告现象。少数民营医院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在营销广告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个别医院甚至依靠广告效应来维持医院的发展。
  (三)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病历规范程度不高。二是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三是院感意识不强。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就我市而言,加快民营医院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扩大医疗供给、改善医疗服务结构、减轻政府压力,也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市、县区两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真总结分析我市医疗事业发展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形式,编制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为社会资本进入预留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对规模较大、发展势头良好的专科医院极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医院提升等级。
  (二)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土、税务、发改等部门对民营医院用地、税务、价格等方面的支持,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属地管理和“谁发证,谁监管”原则,加强民营医院日常监管,同时加强对民营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逐步提高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三)强化民营医院责任意识。一是引导民营医院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克服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投资心态,做到持续投入、诚信经营、培育市场、服务群众,逐步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切实履行好救死扶伤、防治疾病的职责,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医疗保健需求。三是切实保障医护人员合法收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四是主动承担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四)提升民营医院自身发展能力。一是帮助民营医院建立设置科学、运转有效的组织架构,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执业行为。二是加强民营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解决民营医院过度依赖公立医院退休人员的发展模式,使其自主引进和培养人才,积极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三是促进民营医院在专科建设中突出专科特色和优势,真正形成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为老百姓提供特需服务。五是规范民营医院服务行为,引导民营医院严格执行国家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监督,诚实守信,依法依规执业。
  当前,我们正处在深化医改的关键时期,加强民营医院建设,促进民营医院发展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推进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齐头并进的发展,向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消费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保障百姓健康、建设健康六安、幸福六安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