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序号 |
重点工作 |
牵头科室 |
二季度工作进展 |
1 |
深化医疗领域合作,共建特色专科医院。 |
医政科 |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队赴上海市汇报对接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拜见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接合作共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六安肿瘤医院事项。市发改委、市卫健委联合向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提交《关于请求协调同意挂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六安肿瘤医院”的请示》,积极推进合作共建事宜。 从全市遴选20名六安医疗骨干人才赴沪进修培训,目前,上海卫健委已对接各进修医院,待住宿安排完成后统一组织赴上海进修。 截至目前,已有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等来我市开展多批次的义诊带教活动。 |
2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
体改科 |
1.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改革有关事项。会同医保部门赴芜湖考察学习,推进市级会诊转诊中心建设。开展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绩效评估工作。 2.强化党建引领。各县区均建立县委卫健工委,搭建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平台,统筹“三医”发展。牵头医院党委统一管理医共体成员单位。 3.加强工作监管。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每月对医保基金运行形势进行分析通报,优化基金管理,强化总额预算管控与运行监测。 4.深化DRG支付方式改革。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深化DRG支付方式改革,对40个基础病组实行固定费率管理,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执行统一的权重费率标准,实行“同病同价”管理,减少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支付差异,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
3 |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
人家科 |
落实生育补贴发放工作。对夫妻双方依法生育并户口登记在我市的二孩、三孩家庭落实生育补贴。生育第二个子女,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生育第三个子女,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补助。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发放生育补贴1012.3万元。 |
4 |
深化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布局。 |
体改科 |
深化“双体”共建。执行“六统一”管理,通过多方面协同实现四级联动。金安区统筹推进区级医院专科化建设与基层服务能力升级,年内新增特色专家工作室15个,依托医共体实训基地开展骨干医师轮训工程,深化重点人群靶向管理,医防结合;裕安区由市、区两级中医医院派驻36个临床科室帮扶基层卫生院,引导乡镇卫生院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品牌专科,实时通报区外就医信息,推动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总额控制实施方案,保障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分类管理(一类2家、二类4家、三类2家),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金寨县帮扶霍邱县、霍山县帮扶舒城县)。 |
5 |
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育,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
医政科 |
市卫健委已从全市遴选20名六安医疗骨干人才赴上海培训进修;对接上海市卫健委和第一人民医院,协调在市人民医院挂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六安肿瘤医院”。 |
6 |
持续开展适龄人群免费健康体检。 |
基层科 |
截至6月30日,我市适龄人群免费健康体检人数为8.8万人,完成率为60.5%,其中首次检出疾病人数为0.9万人,疾病检出率为10.2%。 |
7 |
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继续争创省级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
中医药科 |
六安市中医院成为安徽省区域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单位,并积极开展相关专科建设,裕安区紫荆花康养小镇获评安徽省中医药医养结合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