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卫生应急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传染病应急小分队。成立两支市级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共23名队员。为应对各类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做好准备,印发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加强队伍管理。
(二)开展卫生应急演练。2024年首次尝试无脚本实战性考核演练,考核市及七县区8支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应急响应、物资准备、计划制定、采样、个人防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资料分析等方面内容,全面检验各小分队应急处置能力。
(三)开展卫生应急集训。6月份,组织全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在霍山党校进行封闭式集训,提升队员的理论知识水平。
(四)风险评估工作。每月组织市疾控中心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适时开展专题风险评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研判,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形成月度风险评估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五)成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4年共处置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感和水痘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9起。由于发现报告早,疫情防控应急组织体系健全,疫情应急处置机制顺畅,控制措施及时妥当,所有疫情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未发生疫情扩散蔓延。
(六)做好灾害后防疫。7月份部分县区发生洪涝灾害,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深入一线,组织开展传染病监测、安置点防疫、消毒消杀和健康教育等系列灾后防疫处置,确保了灾后无大疫。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加强与海关、教育和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共享,通联席会议过、联合风险评估或联合演练等方式,增强部门间协同配合,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和处置效果。
(二)完善卫生应急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定期更新六安市卫生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相关技术方案,动态调整卫生应急人员和物资储备,加强应急准备。
(三)持续提升应急能力水平。针对自然灾害后防疫和传染病疫情处置,继续开展卫生应急实战演练和集训,强化以练为主,以练促战,不断提升卫生应急队员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确保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