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份六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及对策建议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卫健委发布时间:2025-04-18 15:35
字号:

一、特别关注事件

二、重点关注事件

(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1.趋势研判:根据既往我SFTS流行特征,4-10月为SFTS的流行季节,预计4月份我高发地区病例报告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不排除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死亡病例的风险。

2.对策与建议:(1)全各地要按照《六安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三类风险区综合防治实施方案》要求,继续高度重视SFTS的防控工作,对各类风险区域因地施策,切实落实疫情监测、调查处置、医疗救治、健康教育等各项防控措施。(2)一类风险区域应于流行季节开展病例、中间宿主、蜱密度及蜱虫带毒情况等监测,明确病原流行特征、人群感染状况、蜱消长及携带病毒情况,加强风险研判与预警。(3)各地医疗机构应做好对SFTS的诊疗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早期识别诊断能力及临床救治能力。(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若发现疑似发热伴病例,要及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或送当地疾控机构检测,同时引导病例至县级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对被蜱虫叮咬者,应告知其风险并要求开展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县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发热伴核酸检测能力,及时对疑似病例开展检测。(5)发热伴流行区域,县级医疗机构需在流行季节做好试剂药品等医疗物资储备工作,同时组建院内多学科专家团队,规范开展病例救治。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提升其救治能力。(6)疾控机构按照中疾控下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技术指南(2024版)》(中疾控传防发[2024]47号)对辖区报告的SFTS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对重症、危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和感染途径不详的病例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重点分析。(7)强化SFTS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全覆盖、多维度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特别是指导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减少蜱的接触暴露,做好野外作业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裤和胶鞋,裸露部位喷驱避剂),提高病例高发地区公众蜱传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发病水平。

(二)麻疹

1.趋势研判:4月是麻疹的流行季节,外来人员较多且人员流动性较大的企业等集体单位是重点关注场所,我儿童的麻腮风疫苗接种率较高,成人为麻疹重点关注人群。

2.对策与建议:(1)各县区疾控主管部门、疾控机构应高度重视麻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出现麻疹病例数量反弹或疫情暴发的潜在风险,结合实际落实落细防控措施。(2)继续做好适龄儿童麻风腮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监测和分析,做好辖区内麻疹疫情的报告和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做好风险防范。(4)加强健康宣教,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支持预防接种和麻疹疫情防控工作, 营造全民参与麻疹防控的良好氛围。

三、一般关注事件

(一)结核病

1.趋势研判:根据既往结核病流行特征,4月报告结核病病例数可能仍处于较高水平,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

2.对策与建议:(1)教育和疾病预防控制主管部门要重视结核病防控工作,加强组织管理,强化两部门联防联控和信息沟通机制。(2)定点医疗机构要做好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的病例报告和治疗管理工作,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结核病监测,及时开展学校等聚集场所疫情处置,防止疫情扩散,适时开展风险评估。(4)借助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加快推动无结核社区建设推广,不断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二)手足口病

1.趋势研判:根据既往手足口病流行特征,4-7月为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预计4月报告病例数将逐渐增多,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暴发疫情的风险增加。

2.对策与建议:(1)疾病预防控制主管部门要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加强组织管理,强化与教育部门联防联控和信息沟通机制。(2)医疗机构要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做好病例救治工作,切实降低重症率、病死率,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和分析,进一步规范标本采集和数据报送工作,做好辖区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适时开展风险评估。(4)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海报、视频和微信等方式,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在幼儿园等重点场所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