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卫健委2024年度定点帮扶众兴集镇唐老庄村工作总结及下一年计划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卫健委发布时间:2025-01-07 13:58
字号:

 

今年以来,六安市卫健委驻众兴集镇唐老庄村工作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唐老庄村各项事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众兴集镇唐老庄村位于霍邱县西南部,与叶集区三元镇相毗邻,沣东干渠依村而过,属丘陵起伏地带,丘岗地形,区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0500亩,耕地面积7245.07亩,水域面积600亩,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养殖虾、鱼等水产品。全村辖15个村民组,共760户,户籍人口2400人,党员63名、村干5名、后备干部1名、乡村振兴专干1名,现有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共105305人,脱贫户96280人(一般脱贫户94278人,脱贫不稳定户22人)、监测户1127人(脱贫不稳定户22人,边缘易致贫户71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8人),其中风险未消除监测对象310人。

二、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党建为引领,建强基层党组织

加强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村两委班子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持续开展党员点评日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加强村级人才培养,注重发展和培养年纪轻、文化素质高的党员队伍,培养后备干部1名,发展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组织党员参与村级发展,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秸秆禁烧、夜巡夜查、矛盾协调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深化结对共建,凝聚发展合力

六安市卫健委、霍邱县烟草局、唐老庄村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两次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帮扶村在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乡村振兴重大问题,争取高标准农田提升项目,目前全村正在施工中。持续做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制定2024-2025两年帮扶工作规划以及2024年度帮扶工作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对委帮扶联系人进行调整,15名党员干部与脱贫户结对帮扶,帮扶人按要求走访,了解脱贫户家庭生活情况,排查致贫风险及帮扶政策落实情况。今年以来,市卫健委领导七次到村走访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排查,防止返贫致贫

一是构建动态监测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监测。线上利用大数据平台,整合民政、医保、教育等部门数据,进行信息比对分析;线下组织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排查,重点关注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家庭收入、支出情况,以及“两不愁三保障”状况。今年以来,唐老庄村共核查核实农户预警信息65条。二是精准识别与风险评估。依据监测情况,按照程序对疑似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家庭进行识别,经过多次排查和评估,新增突发严重困难户13人,详细分析其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有效防止返贫致贫。

(四)狠抓政策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按照要求,加强对脱贫户、监测户的帮扶,开展日常跟踪走访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定期上门入户,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政策。

1.落实“三保障一安全”政策。①落实住房及饮水安全政策。组织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网格员对村内所有农户房屋安全进行全面摸底登记,实行动态监测,全村无住危房的农户。安全饮水方面,全村均通自来水,为全村农户提供了饮水安全保障。②落实医疗政策。积极宣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全村2024年度财政全部代缴医疗保险费用30人、部分代缴64人,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率达到100%。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对脱贫家庭学生和监测对象家庭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其中,幼儿学前教育资助3人、义务教育阶段资助21人、普通高中资助3人、雨露计划教育资助11人,并建立了村级与学校的信息沟通机制,实时掌握学生在校情况,确保无一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2.落实产业帮扶政策。为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脱贫户提供产业扶持,2024年帮助符合条件的65户农户申报特色种养产业奖补项目,每户奖励补助资金1000元。

3.落实就业政策。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强与企业对接,拓宽就业渠道。今年以来,与企业对接提供就业岗位5个,人社开发公益性岗位11个,利用村级三座光伏电站开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就近就业44人。

4.落实社会兜底政策。2024年全村享受低保救助47户61人(其中新增3户5人)、享受特困供养救助17户19人(其中集中供养22人)、持有残疾证66人、享受残疾人救助45人,各项救助政策均实施到位。

5.落实金融帮扶政策。2024年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户10万元。截至目前,全村获得小额贷款扶持共19户95万元,无逾期情况,无贷款不合规问题。

(五)推进项目实施,带动产业发展

一是针对唐老庄村特点和优势,完善项目库。结合本村实际,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谋划发展集体经济思路,谋划综合养殖场扩建、育秧工厂规模扩大、稻虾养殖产业扩大升级、蔬菜大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个项目,培育壮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二是提升水稻单产和品质。为切实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结合本村实际,联系配合水稻种子企业来村进行优质良种宣传,积极向群众特别是种田大户推广再生稻,再生稻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000亩发展到今年的3000亩,每亩增产约100斤,每亩水稻增加经济收入约150元。三是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稻虾共作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群众发展稻虾养殖并提供技术指导及销售渠道,全村现有40多个家庭参与稻虾养殖,养殖面积达到1500亩。

(六)强化基层治理,培育乡风文明

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委会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定期开展巡逻,推动化解各类矛盾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实现零上访,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完善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文明新风、邻里互助等内容纳入其中,并通过村民大会、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今年邀请法律专业人员开展普法讲座2次,同时向村民发放普法宣传单,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扎实推进农村服务性党组织建设工作,着力提高党支部建设水平。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工作制度,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点评日”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和“三务公开”,创造条件让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监督村两委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持续做好村干包组、定期走访等制度,主动服务群众发展;进一步加强青年工作,注重发展和培养年纪轻、文化素质高的党员队伍,吸纳优秀人才到村参与乡村振兴,全年力争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培养发展对象1人,发展正式党员1名。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持续做好“单位包村、干部保户”工作,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对农户开展全覆盖集中排查和防返贫政策宣传,关注信访、舆情等方面涉及的困难群众信息,加强对新识别低保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生活状况排查,严格执行监测对象识别标准和程序,做到应纳尽纳,杜绝“体外循环”。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社保兜底等保障政策,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全面落实“五防机制”,切实防范自然灾害风险、市场波动风险、带动断链风险、失业风险、家庭变故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统筹谋划产业发展

一是稻渔共作养殖。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唐老庄村稻虾综合养殖特色产业逐年稳健创收。在此基础上,拓宽产业链,同时多方利用稻田和池塘发展养殖其它水产品种,开拓销售市场,引领村内群众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扩大效益覆盖面。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村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整治提升,该项目拟投入资金约1900万元,落实改造提升约7000亩耕地面积。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将解决长期以来灌排水系不畅、工程不配套、道路不宜机等问题,推动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待建设完成,村集体将对土地集中流转,显著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和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扎实做好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三是烘干房建设。拟于唐老庄村栗树庄组新建钢结构粮食烘干房一栋、办公室一间及其它配套设施本项目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储存量6000吨以上,需投入资金46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带动村集体收入增收15万元以上,带动本村及周边50余户群众通过发展产业、临时性就业、收益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人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其中涉及脱贫户15户。

(四)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帮扶村做好村庄规划,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定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实施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深入开展村庄整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三大行动”;重点抓好脱贫户庭院、室内环境卫生脏乱差整治,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等评比评选活动。

(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精神保障和动力支撑。倡导文明乡风,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建立健全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强化“一约四会”激励约束作用,扎实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综合治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做好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六)发挥卫健帮扶优势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积极申报市级健康村,补齐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短板。指导帮助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健系统民生工程等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联系市级医院专家,开展免费义诊活动,送医送药送健康,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推动村民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文明卫生素质。

 

 

                              202512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