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卫健委2024年度定点帮扶宋店镇圈行村工作总结及下一年计划
2024年以来,为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实现圈行村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六安市卫健委驻圈行村工作队对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产业兴旺、生态文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结合自身优势,从村情实际出发,从四项基本职责入手,务实发展,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步做好各项工作,已成为驻村干部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首要任务。
一、圈行村基本情况
圈行村为宋店镇人民政府驻地,地处S310两侧,东临沣东干渠,西靠六里村,南至留城寺村,北至胜利塘村。全村耕地面积6769亩。全村辖25个村民组,共有1387户,4060人,在外务工人员1583人,常住人口664人。共有党员129人,预备党员1人,村支两委成员7人,振兴专干1名。我村脱贫户共102户234人,其中1户2人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6户12人,其中未消除风险2户4人,低保户186人。目前,村集体经济以村集体自主种植及打包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收入来源于集体自主种植、光伏发电、发包企业、企业入股等。2024年集体经济总收入预计约108.97万元,其中,光伏收入44.41万元,发包收入7.48万元,集体种植48.68万元,入股分红4.2万元,劳务公司收入约4.2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结合党建提升,推进村党组织建设
一是党建引领促发展。发挥好六安市卫健委、霍邱县组织部和霍邱县宋店镇圈行村党建联盟,利用结对帮扶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结合每月的党员点评日活动,组织全村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党员理论水平;坚持党建统领基层各项工作,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加强村部年轻干部培养。村委会班子干部结构年轻化,有干劲,年轻干部接稳“接力棒”,助力圈行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加速奔跑。驻村工作队经常性组织年轻干部学习党章及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定期了解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学习、工作、作风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成长要求,切实拧紧日常监管的“螺丝”。
三是加强驻村工作队自身学习。工作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精神,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开展主题讨论、组织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和战略部署。在实际工作中,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农”工作要“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点、新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指引,注重结合圈行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工作,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
一是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2024年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持续 巩固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 按照全县防致贫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工作的要求,对脱贫户、 边缘户和重点人群进行监测排查。结合集中排查工作,逐户逐人逐项开展入户走访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一周一碰头、一周一汇报”。驻村工作队组织 8 名村支“两委”干部、18 名网格员以及 17 名帮扶干部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排查 940 户2209 人,确保问题及时发现,风险一个不漏, 精准保障困难群众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全年未发生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康帮扶方面,继续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4年家庭医生签约率达 100%; 脱贫人口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帮助脱贫户代缴新农合62户 87人;今年9月,市卫健委在圈行村开展送医下乡,并赠药几千余元。教育帮扶方面,全村无辍学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100%;多次联系爱心妈妈协会和六安市妇幼保健院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辅导;危房改造方面,对全村常住户住房进行全面排查,动态掌握脱贫户住房状况,2024年危房改造2户已全部翻修到位。安全饮水方面,全村均通自来水,为全村农户提供了饮水安全保障。
三是坚持网格化管理。圈行村共有包括党员、退休老干部、 村民组长、群众在内的网格员18名。驻村工作队利用每月创先争优点评日活动对网格员进行培训,明确网格员职责,听取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网格员开展常态化排查,确保履职尽责,定期召开网格员会议,对网格员所摸排的情况进行汇总。认真听取网格员对包保区域内的群众排查情况,对于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精准纳入监测,及时消除风险,真正发挥了网格员作用。
四是全面落实帮扶政策。帮扶联系人至少每季度对一般脱 贫户进行一次走访或联系,对于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每月进行一次走访或联系,及时动态掌握包保对象生产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 1197 条帮扶措施。产业帮扶方面,历年投入各类扶贫资产共9项,其中经营性资产5项,2024年收益4.2万元,光伏电站4项,2024年收益44.41万元。帮助28户脱贫户申请养殖补贴共2.8万元。就业帮扶方面,按照“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原则, 因地制宜规范开发护林、保洁、护路等乡村公益性岗位 12 个;鼓励脱贫户和边缘户外出务工 88 人,其中镇外务工人员 32 人,帮助21人申请务工交通补贴共 1.05 万元。金融帮扶方面,帮助 1 户办理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共发放贷款5万元。帮助 108户脱贫户购买防贫保。社会兜底帮扶及其他转移类项目,脱贫户中共有低保43户63人、五保24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6人。
五是反馈问题立行整改。2024 年,驻村工作队按照上级要求共组织开展问题整改 2 次,针对历次问题整改工作,驻村工作队和村“两 委”逐条进行分析研判,制定符合村情实际的整改方案、明确整 改措施、举一反三开展自查,力争找准症结原因,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全年共制定排查清单 2 个,整改台账 2 个,认领问题 8 个,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助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
一是着力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 围绕产业发展、就业增收、乡村建设等方面,认真分析全村资源禀赋、实际需求,研究申报 2024 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11个。
二是持续推进土地流转。 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461.085亩, 对流转土地进行平整实现两季全面机械化种植,提高土地利用价值。以村集体自主种植及打包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
一是提升乡村环境治理水平。驻村工作队积极宣传卫生理 念,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对 全村主要道路进行清扫,对积存的垃圾进行清理,有效改善全村环境卫生状况,逐渐带动群众改变生活陋习。
二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帮助村“两委”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将农村日常生活写入话本,编成喜闻乐道的戏剧;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进火葬、厚养薄葬,倡导红白喜事一切从简原则;定期为村民开展家风学习培训,改善乡风文明从基层做起。
三是提升为民办事服务水平。驻村工作队积极推动落实惠民政策,协助村“两委”开展村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加强对特困供养人员、事实无人抚养孤儿、低保、残疾人、脱贫户等特 殊困难群体的关爱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凝聚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群众免费测量血压,积极开展义诊活动。
三、再接再厉谋发展,开拓工作新思路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驻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驻村工作队员克服困难,按照镇政府考勤制度,驻村期间,积极开展入户调查,与村民做到“打成一片”,真正体会到村民所需、所想、所急,为全村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发挥驻村工作队职责,壮大村“两委”班子整体,形成了一个有号召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结战斗整体。三是密切了党群关系,通过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送去党的温暖。四是改进了工作作风,驻村队员通过参与帮扶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促进产业发展。进一步抓好产业就业,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流转土地面积,利用智能平台,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化管理,打造以中粮为主,配备特色种植,打造特色种养基地,打造“一村一品”品牌。积极落实消费帮扶、小额信贷互助资金等政策,团结村民和村两委,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创新合作模式,如农村股份合作制,尽快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更多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驻村工作队充分认识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认真落实帮扶责任,确保高质量完成帮扶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持续围绕改善农村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坚持把垃圾、污水、绿化等基础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加快建设具有皖西风韵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三是切实帮扶工作。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实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排查、精准化帮扶,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落细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兜底保障等政策,健全水电路讯等基层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想,用创新思维发展农村经济;为民办实事,谋福利,着力解决好本村难点重点问题,促进村部和谐稳定;多方面争取发展资金,通过招商吸纳人才,致力于全面乡村振兴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