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六安市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爱国卫生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推进健康六安建设,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一、全面加强爱国卫生组织建设
1.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街道(乡镇)、村(居)委会及各单位均要明确组织机构和专兼职人员负责爱国卫生工作,运用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常态长效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2.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各级各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和研究爱国卫生工作。
3.强化爱国卫生业务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各级爱国卫生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广泛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宣传动员方式,提高公众对爱国卫生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4.做好《安徽省爱国卫生条例》的宣传工作,增强法治卫生意识,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妥善处理卫生投诉,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
(市卫健委(爱卫办)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爱卫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深入推进健康六安建设
1.加强统筹协调督导检查和分级分类培训指导,持续补短板、强弱项,督促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国家卫生县巩固工作,指导霍邱县省级卫生县创建。(市卫健委(爱卫办)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健康城市建设。高质量做好2023年度健康城市数据指标申报工作,根据数据报送情况对各部门2024年短板指标进行指导调度,力争通过有效举措和积极干预提升数据质量,努力建设省级健康城市样板市。(市卫健委(爱卫办)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爱卫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扎实开展健康影响评价评估。贯彻落实《六安市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六政办秘〔2023〕98号),逐步扩大健康影响评价评估范围。(市卫健委(爱卫办)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深入开展健康细胞建设。持续鼓励指导各地开展健康社区、健康企业、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打造一批建设样板,提升全社会参与健康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市卫健委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5.持续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市卫健委牵头,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总工会、各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常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提升
1.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统筹协调作用,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将爱国卫生工作全面融入城市环境治理,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推进机制,补齐环境卫生短板弱项,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和提升行动,全面促进卫生城镇管理水平提升。(市卫健委(爱卫办)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爱卫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着力提升市容环境卫生品质,常态化做好主次干道环卫保洁,开展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周边、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治理,实现环境卫生治理全覆盖、无死角,确保城乡环境干净整洁。(市城管局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3.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抓好农村垃圾、厕所、污水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4.切实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科学制定病媒生物防制方案,及时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密度监测、侵害调查、抗药性检测和集中治理,切实做好春、秋季灭鼠和夏季灭蚊蝇、灭蟑螂等季节性防灭工作,确保“四害”密度指数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加强居民小区、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餐饮业、建筑工地、商场、超市、学校、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防蝇、防鼠设施设备建设。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相关培训,加强病媒消杀队伍建设,提升病媒生物防制能力。(市卫健委(爱卫办)牵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管局,各县区爱卫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1.广泛开展爱国卫生主题活动。开展“第36个爱国卫生月”、“第37个世界无烟日”“第15个爱国卫生法治宣传周”和其他卫生健康主题宣传活动,落实“体重管理年”相关活动要求,积极营造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推动爱国卫生工作重点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市卫健委(爱卫办)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爱卫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五进”活动(市爱卫办牵头负责)。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公益性健身培训,引导群众将健康理念转化为健康行为(市体育局牵头负责)。持续开展“三减三健”、控烟限酒宣传,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市卫健委牵头负责)、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肥胖防控,降低近视、肥胖发生率(市卫健委、市教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爱卫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积极推进控烟工作。根据部署安排,在全市不少于2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戒烟综合干预试点工作。开展“第37个世界无烟日”活动,持续巩固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机构(市卫健委(爱卫办)牵头负责)、无烟学校建设成果(市教育局牵头负责),倡导开展无烟家庭建设(市妇联牵头负责)。(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爱卫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AED优化配置。科学规划全市公共场所 AED 配置,今年新增一批AED,通过各县市区、开发区、多行业、多渠道补齐配置短板,促进急救设施普及,力争2025年底达到配置标准。(市卫健委(爱卫办)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县区爱卫会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