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天,出院!这种恶性肿瘤多发青少年
浩浩(化名)是一位12岁阳光男孩,因患骨肉瘤在安徽省儿童医院经历了8个疗程的化疗,2次手术,历时426天,目前身体各项指征均正常,达到了出院标准。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5%,骨肉瘤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常发生于骨骼快速生长的部位,如长骨的干骺端,以膝关节上下,即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常见,其次为肱骨近端。但事实上骨肉瘤能在任意骨骼中发生,且易出现血行转移,有约15-20%患儿初诊时即出现肺转移。
目前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的综合治疗。大部分患儿可以在有效的新辅助化疗后实施保肢手术。”该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卢贤映介绍道,这个孩子肿瘤发现到早,癌细胞未发生转移,我们采取了右桡骨瘤体切除+3D打印桡骨远端包关节假体置换+石膏术,不仅保留了全肢,而且减少了患侧肢体对他日常生活的影响。
什么叫骨肉瘤?
骨肉瘤( osteosarcoma , OS )也叫成骨肉瘤,是一种侵袭性(指能够扩散)的恶性原发性骨癌(原发性骨癌:指最初从骨骼开始发生的癌症),是儿童及青少年骨癌中最普遍的一种。骨肉瘤最常转移的部位是肺部,但也有可能转移到身体里的其它骨骼、大脑、肝脏、肾脏,甚至出现少见的淋巴结转移。骨肉瘤是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中最常见的骨癌。在美国,每年有600多名儿童被新诊断为骨肉瘤。
骨肉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骨骼快速发育的阶段,即儿童和年轻成人时期。骨肉瘤多发于四肢末端关节附近的骨骼,最常见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股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等。骨盆、肩部、下颚骨发病总体较少。这类罕见部位的骨肉瘤更多发生于年龄较长的成年人。鉴于骨肉瘤的罕见程度和发病年龄,这一疾病常常被误诊为良性肿瘤或生长痛。
在儿童中发生的绝大部分骨肉瘤都属于高级别的肿瘤,这意味着肿瘤生长迅速、侵袭性强。低级或中级骨肉瘤非常罕见,其治疗方法也和高级别骨肉瘤有所不同。根据美国癌症学会(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的信息,对于骨肉瘤来说,大多数已知的风险因素是无法避免的。除放疗外,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与生活方式或环境相关的骨肉瘤直接致病因素。已知的风险因素有:
年龄:10岁至30岁间骨肉瘤风险最高,尤其是快速发育时期。这表明,骨肉瘤的发生可能与骨骼的快速发育有关。
身高:骨肉瘤患者一般身高高于同龄人,可能与骨骼快速发育有关。
性别:骨肉瘤在男性中更为常见。
种族/民族:骨肉瘤在非裔美国人和拉美裔/拉丁美洲人中更为常见。亚洲人比欧美人常见。
骨肉瘤有哪些症状?
1.疼痛。最初期的疼痛多为间断性,且为局部疼痛,骨肉瘤最早期的症状是局部疼痛,多为隐痛,活动后加重,由开始的间歇性和不规则性隐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疼痛往往难以忍受,尤以夜间和休息时为甚。随着病情进展,疼痛程度逐渐加剧,多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夜间尤重,休息、制动、一般的止痛药无法缓解。
2.肿块。疼痛部位可触及肿物,可伴有周围关节活动受限。体格检查是可见局限性肿块伴压痛。在病情进展期,常见到局部红肿和静脉曲张。随着病情发展,局部可出现肿胀,在肢体疼痛部位触及肿块,伴明显的压痛。
3.跛行。由肢体疼痛而引发的避痛性跛行,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患病时间长者可以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4.全身状况。诊断明确时,全身状况一般较差,表现为发热、不适、体重下降、贫血以至衰竭。个别病例肿瘤增长很快,早期就发生肺部转移,致全身状况恶化。瘤体部位的病理骨折使症状更加明显。
骨肉瘤能治愈吗?
经过规范的治疗,有50%-70%的早中期骨肉瘤患者能存活5年以上,只要能跨过5年这道坎,就有治愈的希望。目前有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重拾生活的信心,拥有幸福的家庭。骨肉瘤患者需终身随访,即每隔一定时间需要返回医院进行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千万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骨肉瘤的手术类型有哪些?
在大部分骨肉瘤治疗计划中,都包括通过骨科手术来切除肿瘤。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全部肿瘤和周围的某些组织,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残余肿瘤细胞导致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手术方案的选择根据肿瘤的部位而有所不同。对于位于四肢的肿瘤,通常有三类可选方案:保肢手术、截肢手术和旋转成形术。每种手术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对于患者、家属和治疗团队来说,和骨肿瘤科医生周详地讨论可能的手术方案非常重要。
治疗的选择因人而异。对于大多数患儿来说,从法律上来讲,要由父母(和/或监护人)来决定选择哪种方案。如果患儿的年龄和心智足够成熟,足以参与这些讨论,可以鼓励他们共同参与这个艰难的抉择。这从很多方面来看都是有好处的。毕竟,无论手术的结果和可能的副作用是什么,患儿才是那个会带着这一切继续生活的人。
骨肉瘤容易与骨生长痛及骨折相混淆,特别容易发生在骨生长快的儿童身上,家长发现患儿有“骨痛”时,及时就诊,不要小问题变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