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卫健委发布时间:2024-03-07 11:32
字号: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创新、强基固本、全面提升的重要一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医疗服务、中医药发展、公共卫生、综合医改、爱国卫生、人口发展、暖民心行动等工作,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全力推进健康六安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主动作为,推动医疗服务提档升级

1.提升综合医改成效。实施医共体提质升级工程,着重加强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升级。持续推动金寨县、霍山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示范创建工作,建立完善医防融合、医养结合、中西医结合、中心药房“五统一”工作机制,打造县域医共体一体化管理六安样板。推进六安市人民医院和金安区医疗集团、六安市中医院与裕安区政府共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工作,将三级公立医院慢特病门诊、普通门诊向基层延伸、市区共分级诊疗格局争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省级示范。进一步优化完善县(区)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机制。

2.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开展医疗质量攻坚年活动,推“三合理”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改善护理服务,认真落实“双十条”便民举措。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加快建成“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医疗急救圈”。建设1-2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3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30个市级重点专科。深化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心内科专科)医疗中心项目。支持市中医院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和县区三级医院创建三甲工作。加快市传染病医院、市重大疫病救治中心项目等建设,加强对县区卫生健康项目建设的指导、调度。推进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创建,强化无偿献血宣传与招募,加强献血服务水平,保障全市医疗临床用血需求和血液安全,不断提升千人口献血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加强质控中心管理,对质控中心及挂靠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促进医疗质量安全同质化。持续推进“名医有约”“专家下基层、名医送上门”“南丁格尔健康服务进万家”等便民惠民活动。

3.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点抓好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市政府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创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体验场所)。支持皖西学院在大别山振兴发展科技创新中心(科技楼)建设生命健康产业“绿色”版块展览区。支持安徽省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打造国家级科创平台。开办六安市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班,培养西学中优秀人才。大力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75%以上的县完成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和县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构建集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支持县区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

4.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落实《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推进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加强布局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80%左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同步推进社区医院建设。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绩效评价与补助资金挂钩做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编制保障工作。积极开展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开展适龄群体免费健康体检扩面增量,实现疾病防治关口前移。

5.深化融长入圈对口合作。进一步深化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与长三角知名医院合作,实现县域全覆盖;深化沪六卫生健康对口合作,围绕高品质医疗资源引进、医疗机构结对共建、公共卫生协同防控等重点,加快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骨干人才赴沪进修培训等工作;争取合肥及省级医疗机构专家定期在我市县级医院开展技术帮扶。

6.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质量。加快电子健康证系统建设,及时通过“皖事通”平台进行发布。推进三级公立医院通过省级医院信息互联互通符合性测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通过国家级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持续开展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等级评价;争取电子病历县域内共享调阅实现突破。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依托电子健康卡构建跨域主索引技术体系,优化和逐步替换医疗卫生机构非标准化患者主索引,实现跨机构、跨地域“一卡(码)通用”和“多卡(码)协同”服务应用。强化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系统与省市平台进行对接,按规范要求上传结果,实现省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共享。

二、奋发有为,提升健康六安建设水平

7.推动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平稳有序做好市两级疾控机构改革。推进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持续推进重大疫情防治体系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推进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加强耐药结核病防治等工作。做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直报。推进营养健康学校、餐厅(食堂)建设。完善预防接种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随访管理质量,推进第二代长效针剂使用,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服务

8.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指导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通过国家卫生县复审,加快推进霍邱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推动卫生镇村创建融入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打造3-5个省、市级示范卫生镇村。指导金寨县通过国家级健康县复审,加快推进霍山县、舒城县、叶集区创建省级健康县(区)。积极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优化健康城市评价指标。聚焦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加强健康知识科普

9.持续推进健康口腔行动。实施健康口腔行动,持续扩大口腔医疗资源供给。加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局部涂氟和窝沟封闭项目分别覆盖22%的适龄儿童,为22700名6-9岁学龄儿童开展免费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服务,为41000名3-6岁学龄前儿童开展免费局部涂氟服务。

10.提升人口家庭发展能力。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实施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开展安心托幼行动,加快托幼一体化建设,多渠道扩大普惠服务供给,新建公办独立托育机构2个,新增托位2400个;规范托育机构发展,推动“医育结合”服务模式,开展省、市级示范托育机构创建活动。

11.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积极落实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各项民生实事。提升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重点推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创建工作。继续开展“中国母婴健康成长万里行”公益活动,积极推动母婴健康项目进医院、进社区、进家庭。强化统筹落实出生“一件事”一网通办,推动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登记纳入出生“一件事”。

1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推动老年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医院、老年医学科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创新模式,扩大供给,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嵌入式社区医养结合发展。组织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和申报工作,力争实现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个,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7个。深入开展“敬老月”“老年健康宣传周”老年健康宣传活动,营造社会尊老敬老风气。继续推进“银龄安康行动”,推动“智慧助老”。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的老年痴呆防治和心理关爱服务。

13.提升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能力。聚焦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以中医药产业为核心,突出现代医药和康养文旅亮点,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新优势。围绕“西山药库”资源开发,依托“十大皖药”示范基地建设,聚焦霍山石斛、金寨灵芝、金寨天麻等重点品种,打响中国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金寨)、大别山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霍山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品牌,筹办第二届霍山石斛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搭建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中药材产业集聚形成。利用区域优势、政策引导,吸引生命健康产业优质企业投资六安。深入研判周边城市健康产业主导项目和产业布局,瞄准市场空间,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创新突破、跨越式发展。

1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柔性引进培养医疗卫生高层次、紧缺型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依托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两所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有效提升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做好免费医学生毕业安置、培训和政策待遇落实;大力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强化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做好村医定向委托培养和“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学历提升计划”工作;开展第四届“皖西名医”评选活动;开展“最美医生”“最美护士”“最美村医”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表扬工作。

三、担当善为,全面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15.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加强患者就医回访,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不满意的看病就医问题,做好回访、分析、整改,实现问题解决的闭环。重点抓好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医疗服务模式,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加强妇女、儿童、残疾人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16.加快职业健康协同发展。统筹做好职业健康专家库管理、监测评估、监督执法、宣传培训等工作,加强与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强化联防联控,发挥联动机制,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持续推进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围绕绿色工厂建设打造省、市级健康企业10家以上,做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等工作。

17.强化行业综合监管。开展医疗机构、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等领域监督执法,加大医疗卫生乱象专项整治、医疗美容行业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规范检查结果应用。发挥政风行风监督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等作用,提升监督执法能效。认真落实卫生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医疗机构监督等级制度,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不断健全审批准入、运行管理、校验审核的全链条全要素监管机制。提升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和行风建设,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诊疗与收费行为。

18.保障行业安全生产。全面排查意识形态、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隐患;强化平安医院建设,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和生物安全风险防范等工作。防范化解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风险。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定期开展风险研判、联合督查检查,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学习和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源头预防化解纠纷的信访工作水平。防范化解社会舆情风险加大正面引导力度,提高舆情预警预判和应急处置能力。

19.推深行业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积极争取中共六安市卫健工作委员会。加强公立医院党员队伍建设,指导公立医院加大在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把业务骨干特别是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中的积极分子发展入党,优化公立医院党员队伍结构。加强民营医院党的建设,发挥民营医院党建工作指导站作用,持续推进民营医院党建工作。广泛宣传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典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为健康六安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20.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认真抓好市委现场办公事项落实推深做实“民呼快应”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做好“南丁格尔志愿者”“映山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品牌创建工作。持续改善政风行风。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工作。强化卫生健康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坚决防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做到“忠专实”“勤正廉”。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