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推进】2023年六安市医养结合工作落实情况总结
紧紧围绕“内容、时间、绩效、安全”四个维度要求,有效推动我市老龄健康工作稳步前进,不断提升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服务感受度,提早谋划、做深做实基础工作,着力突破重点工作、重点指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争创全国、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和示范机构、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老年友善服务水平。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持续提升医养结合工作水平
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工作计划(2021-2025)》《关于印发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具体目标,强化责任分工,积极构建医养结合政策框架。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达100%。目前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数量45家。2023年4月11日,召开全市老龄工作会议,各县区卫健委分管领导、老龄健康股负责人、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等参加会议,要求各县区要紧紧围绕建设老龄工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卫健委联合民政局等11部门下发《关于印发<六安市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发展行动责任清单>的通知》文件,以健康六安建设为引领,以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注重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破解医养结合在政策支持、服务能力、人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发展,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更好满足我市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
二、加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
市卫健委、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印发卫生健康民生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制定《老年人门诊就医便民服务实施方案》,推动3家市属医疗机构、21家县(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通过设立老年人快速预检通道、优化老年人就医服务流程、安排专人提供导医服务等,使老年人在门诊就医中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累计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998家,占全市医疗机构比例达86.6%。其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
三、开展老年医学科建设评估和老年健康体系建设
2023年2月-3月,组织专家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设置和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各医疗机构在老年医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文件形式通报各县区卫健委,要求各单位立即整改,确保省级验收评估顺利通过。目前,我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全部建立了老年医学科。全市建设老年康复医院和老年护理院9家,有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空闲床位开展养老服务。
四、积极创建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区、机构和中心
根据安徽省卫健委、民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工作方案(2021-2025)的通知》(皖卫发〔2021〕25号)文件要求,认真开展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活动以及创建单位的遴选申报工作,取得优异成绩。金寨县获批省优质医养结合范县,安徽紫荆花养老股份有限公司和霍山徽衡老年公寓获批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六安乐天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北二十铺分公司等13家单位获批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1家,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3家,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18家。
五、做好医养结合信息管理系统填报工作
根据国家和省填报时间要求,要求各县区和医养结合机构监测系统填报人仔细填报、认真比对、反复核查,监测系统负责人加强监管,对数据严格把关,确保医养结合监测系统填报工作及时准确无误。同时老龄健康科加强对医养结合监测填报工作的指导,要求各县区负责人和医养结合机构负责人准确理解各项监测指标涵义,熟练掌握填报要求,医养结合项目点上报数据实事求是、有依有据,切实提高数据填报质量。截至目前,老龄健康科对全市45家医养结合单位做好前3季度的总结和数据报告工作。
六、对医养结合机构安全管理开展专项督查
2023年4月和11月联合市民政局、市市监局和市消防救援支队对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和养老院安全管理开展了3次专项督查工作,主要督查各机构医疗服务情况,检查后,对各单位下发督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确保老年人安全无忧。
2023年11月,市卫健委根据省卫健委《医养结合机构安全生产自查督查工作的通知》(皖卫传〔2023〕461号)文件精神,要求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全面自查,县区全覆盖开展督查,市级对每个县区进行抽查。主要问题是应急预案制度不完善、消防制度不完善、水管破裂、培训不到位等。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市、县区卫健委责令医养结合机构立即整改,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机构各项应急预案具体内容,并举一反三,全面检查院内及周边环境,加大对周边环境的检查力度,及时消除各类隐患,确保生活环境安全,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同时,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截至目前,所有发现的隐患已经全部整改完毕。
七、积极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2023年1月底2月初,对全市65岁以上失能老人健康状况开展调查和建档工作,积极配合做好老年人新冠救治各项工作。对全市医养结合机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和打击养老诈骗工作进行督查。
八、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
印发了《六安市老年心理关爱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共选取6个项目点,对区域内老年人实施心理关爱,宣传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科学知识,开展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老年心理关爱等专项行动,积极推进老年健康知识普及,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九、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
根据省卫健委《关于印发安徽省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精神,加强科普宣传,积极引导老年人树立主动管理脑健康的理念,不断提高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在全市营造积极预防老年痴呆的良好氛围。各县区充分利用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栏、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平台,在全市进行脑健康知识教育,普及老年痴呆防治相关知识。同时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提供1次认知功能初筛,根据测评结果,由老年精神科专业医师、护士开具“健康处方”,提供个性化脑健康管理指导。
十、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
根据省卫健委《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安徽省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皖卫函〔2023〕236号)要求,围绕“科学健身 助力老年健康”主题,我市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通过陆续推送“科学健身 助力老年健康”系列宣传视频,同时开展义诊活动。
十一、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
印发《关于印发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升我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各县区乡镇卫生院与属地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结合合作协议,对养老机构住养人员确需住院治疗的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保障特困供养人员优先就医。不断增强社区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中医馆”,10%的村室设立了“中医阁”,全部配备了中医类别医师或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至少能开展4类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组建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把中医药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内容,积极发挥中医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推动“医养康一体化”试点。
十二、实施医养结合与失能老人评估项目
市卫生健康委及时对65岁以上失能老人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各项目实施单位合计为18119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和健康服务,群众满意度达100%。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
十三、组织开展医养结合人才培训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加强我市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为医养结合从业人员提供系统性、连续性、个性化的线上培训,老龄科组织170人参加线上培训,对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确保达到既定培训效果。同时,还推荐8名医生和护士参加国家医养结合培训点脱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