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5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王方琪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医学科普教育力度,提升市民健康素养的建议》收悉,我委对该建议高度重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六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重视健康知识科普,助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鼓励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健康义诊、知识巡讲等形式,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截至2021年底,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提升至30.37%。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全力推进“健康六安”建设。自2020年健康六安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全力推进“健康六安”建设,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通过完善健康政策、建设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倡导健康文化等,持续推进健康县区创建,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截至目前,金寨县、裕安区通过国家健康县区创建验收;金安区已初步通过省级健康县区创建验收;霍山县、舒城县、叶集区已获省卫健委批准开展省级健康县区建设工作,分别于2024年、2025年进行省级验收。
(二)大力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建立完善六安市健康素养巡讲专家库,围绕“健康素养66条”“三减三健”、中医药素养知识、慢性病管控、传染病防治等健康知识,配合“健康中国行”活动,开展合理膳食、无烟生活、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卫生应急、食品安全等主题的健康知识巡讲,把健康知识送入社区、企业、机关等;发挥“健康副校长”作用,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健康第一课”,把健康元素贯彻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以视频教学、现场授课等多种形式,教授学生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理念,切实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如健康义诊、知识巡讲、直播问答、情景视频、文艺作品等;将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中,同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将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参与率纳入综合考核范畴,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知识科普的积极性。2023年,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开展健康知识科普活动137次,制作科普小视频70余条,印发宣传品20余万份,惠及人群50余万人。
(三)充分发挥媒体传播优势。坚持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补,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以有效方式引导群众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市委宣传部调动市级主流媒体,结合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日及主题日等设置专题,开展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卫生健康宣传活动,鼓励引导公众参与,增强互动效果,提高用户黏性、公众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市卫健委牵头与六安广播电视台合办“健康六安”栏目,邀请名医专家走进演播厅,为观众提供养生保健、流行疾病防治等健康知识;“六安市卫健委发布”微信订阅号围绕卫生健康“主题日”及当季流行病、传染病,规范发布健康科普知识,引导居民合理规范用药、就地就近就医,同时创新开辟“名医有约”专栏,全面对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定期公布国内、省内多领域知名专家在六安的坐诊信息,让六安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六安市卫健委发布”微信订阅号入选“2022年度安徽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服务力榜单全省前十;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特点,进一步鼓励各县区卫健委、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开通账户,以图文介绍、视频科普等形式,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加速健康知识传播,为“健康六安”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健康知识传播内容的审核和管理,建立《六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新媒体管理制度(试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政务新媒体账号严格落实“谁开设、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实行分级报审备案;日常信息审核发布严格执行“三级”审核机制,加强健康知识宣传质量管控;配合市委网信办开展自媒体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医务人员个人社交媒体账号管理,进行监管备案,同时对冒充医务工作者、工作单位账号的情况,及时上报、迅速处理;建立常态化舆情监管处理流程,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设立舆情监测联络员,对涉及卫生健康领域的舆情信息,落实首问负责制,及时预警处理;畅通互动交流渠道,各级新媒体账号提供网友评论、私信及留言等互动功能,接受群众监督反馈,营造良好内容传播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认真研究论证,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方法,加强与宣传、科技、网信、教育等部门之间的联动,形成合力,丰富健康知识科普活动形式;同时进一步充实健康素养巡讲专家队伍,发挥医务人员专业性优势,打造一系列专业、有趣的健康知识科普作品,进一步为“健康六安”建设添砖加瓦。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电话:0564-3378178
六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