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卫健委2022年中医药工作总结
一、中医药组织架构不断完善。推进市中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各县中医院均在辖区牵头与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紧密型医共体,县级中医院县域医共体覆盖人口72万人,占县域常住人口数30%。霍山县、金寨县今年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二、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丰富。202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覆盖率已达到100%。市中医院2022年成功申报1个省级优势专科、4个特色专科,成为第一批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中药制剂中心项目建设单位,持续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舒城县中医院成功申报1个省级特色专科。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共357张,占医院总床位数的4%。
三、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舒城县投资7.15亿元启动中医院康复业务楼项目;霍山县投资9000万元对县中医院本部进行改扩建。在基层中医馆全覆盖的基础上,监督指导 25个基层中医馆提档提升建设,新建基层卫生室特色中医阁,其中金安区40个,霍山县17个,金寨县特色“杏林诊室”38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总诊疗量的24%。
四、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今年新建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4个安徽省基层名中医工作室1名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1名“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班,3名中医护理骨干人才,1个重大疾病治疗重点专科建设。组织开展全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组织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考核153人,省中医医术考核211人。
五、中医药健康产业不断发展。市政府与皖西学院共建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加大以霍山石斛为代表的六安产道地皖药品牌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持续提升“西山药库”品牌。“霍山石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筹建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截止9月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0.66万亩,产量16.29万吨,产值达到66.76亿元,今年我市“十大皖药”新增一味白芍,占有7席,为全省最多,其示范种植基地达21家。
六、中医药宣传效果不断攀升。根据《关于开展2022年安徽省中医药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开展“中医药宣传周”、“冬病夏治”、“膏方节”、“中医中药中国行”等活动,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