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一季度卫生健康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一、推深做实行业党建。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市二级及以上17家公立医院书记、院长全部完成分设;金寨、舒城、裕安、霍邱成立卫健工委;全市37家规模较大的民营医疗机构全部建立党组织。
二、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新冠疫情防控,持续加强疫情风险研判,开展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学校等哨点监测,组织疫情风险应对处置专题培训和演练。强化新冠疫苗接种,持续推动未感染老年人及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人群接种。
三、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启动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共建工作,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工作。加快我市7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开展3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成466个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74%;在叶集区试点开展60岁以上城乡参保居民免费体检工作,方案拟于近期印发。
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召开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动员会暨创建业务培训会,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资料收集整理、重点单位督导和现场评估点位准备工作。舒城县、叶集区获批开展省级健康县区建设工作。
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市、县卫健医保负责同志前往滁州、三明考察学习综合医改工作,考察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可并作批示;印发《2023年综合医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个性化”调度县区医改工作。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所有县区均实现了县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六安城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迈入全国前50。
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积极推动六安市人民政府、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市中医院基础上共建安徽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一季度市中医院先后与山东省肿瘤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合作。与皖西学院共同推动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建设,于2月11正式揭牌。
七、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保障。推进暖民心活动,实施局部涂氟项目的儿童比例(%)为31.5%,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项目的儿童比例(%)40.1%;新增托位数2517个,新增托位完成率60%;强化母婴安全保障,免费婚检,完成率39.1%;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检率60.82%;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项目完成率26.66%。
八、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对项目落地统计监测工作月调度、季通报,压实县区主体责任。一季度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已签约项目8个,登记额31.247亿元;已开工项目4个,登记额2.351亿元;已投产项目5个,登记额7.18亿元;纳统项目9个,登记额9.531亿元,纳统率100%。
九、持续深化沪六对口合作。全市已有12家医院与上海市19家三甲医院对口合作,共有合作项目32个,合作专业主要是针对我市外传率较高的肿瘤、心血管、儿科等专业。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陆续与长三角高水平医院牵手“联姻”,上海知名专家每周来我市开展坐诊和手术带教。名医工作室招牌逐渐擦亮,我市5家上海名医工作室已惠及全市3000余名患者。上海市为我市配套172万元的卫生健康人才培训与交流资金,第一批抵沪学习学员初定5月中下旬派出。
十、加强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消防安全检查,3月对全市36家民营医疗机构消防安全开展专项检查,检查中发现隐患190余项,及时下发通报和督办单督促整改。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无证行医暗访、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等专项行动,加强全市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备案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补齐短板弱项,推进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