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传染病疫情及防控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卫健委发布时间:2023-01-13 15:03
字号:

2022年传染病疫情及防控工作总结

 

2022年急传科承担着全市各类急性传染病防、呼吸道传染病与肠道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管理、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传染病信息报告和卫生应急管理等工作。现将20221-11月份工作总结如下:

一、传染病网络报告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

截至1130日,我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法定传染病共23种(乙类传染病15种,丙类传染病8种),累计报告发病数22303例,较去年同期(20709例)上升7.70%;死亡27人,与去年同期(21例)上升28.57%未报告甲类传染病发生。

传染病发病数位居前五位的依次为乙肝(8518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187例)、流行性感冒2814例)、梅毒(2079例)、手足口病(1727例),五种疾病发病数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2.16%

二、重点传染病防控

(一)手足口病防控

截至1130日,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727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病数较去年同期(2307例)下降25.14%。针对手足口病防控,一是加强全市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定期开展疫情分析。同时密切关注全市疫情动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发病情况分析,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措施依据;二是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9版)》要求,积极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工作,开展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工作。三是根据2022年中央补助手足口病监测项目要求做好手足口病病例调查和采样工作,共采集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样本423份,提前完成项目监测任务数,完成率100.71%

(二)流感防控

截至20221130日,我市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收集流感样本1496份,检出阳性样本672份,阳性率达44.92%。其中季节性H3型流感509份,占阳性总数的75.74%Victoria163份,占阳性总数的24.26%

截至20221130日,本流感年度里共监测报告23起流感聚集性/暴发疫情:其中发生在学校场所22起、发生在工厂1起;其中流感疫情报告地区分布为金安区7起、霍邱县9起、舒城县2起、霍山县5起。每起聚集性疫情均经过市、县(区)级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均在第一时间落实下达防控措施,及时控制疫情蔓延扩散,并采集现症病例样本及时送到市级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鉴定,保质保量完成毒株培养与基因测序。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暴发疫情标本297份,阳性病例数有184份,阳性率61.95%。其中季节性H3型流感175份,占阳性总数的95.11%Victoria9份,占阳性总数的4.89%

(三)肠道传染病防控

51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如期启动肠道门诊,开展腹泻病人诊治、登记和监测工作。同时各级疾控机构规范开展外环境水源、公厕、食品霍乱弧菌检索,各类肠道传染病工作报表实行周报。截至1130日,全市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3187例,较去年同期(4916例)相比下降35.17%;报告痢疾65例(含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较去年同期(85例)相比下降23.59%;伤寒副伤寒16例,较去年同期(13例)相比上升23.08%,截至1130日未监测到霍乱病例。

2022年我市继续开展国家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哨点监测任务,截至1130日完成575份各类标本的采样检测工作,监测完成率115%

(四)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

4月份以来,六安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报告了临床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科室组织多次赴医疗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带回患者血清53份,经实验室确诊认定新布尼亚病毒感染阳性病例39例。指导报告医院所在的区疾控和病例所属县区疾控,分别做好阳性病例流调、患者隔离防护和疫源地消杀工作。

三、卫生应急管理

(一)月度风险评估工作

截至1130日,中心承担开展传染病疫情月度风险评估11次,提出了风险管理建议,形成月度风险评估报告报送市政府及上级业务指导部门。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截至1130日,全市在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共报告15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去年同期(10起)上升50.00%。事件类别分别是:流感暴发疫情9水痘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3起。由于采取严密控制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杜绝了疫情的扩散蔓延。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后均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及时率100%

(三)新冠疫情应急处置

2022年市级参与处置输入引发本土新冠疫情累计12起,均在潜伏期内实现病例数清零。主要工作如下:

1.迅速介入开展流调,减少传播风险。疫情发生后,市、区流调队伍迅即奔赴现场,24小时不间断开展调查工作,全力以赴为风险把控和隔离管控争取时间,减少传播风险。

2.精准排查密接,限制人员流动。疾控、公安流调队员辅以电话、视频和微信等手段,迅速排查密接、次密接、时空伴随等不同人群,分人分类赋码,限制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数管部门利用大数据提供医院、学校、工厂、小区、超市等公共场所人员进出轨迹信息。

3.及时发送协查,避免疫情外溢。协查工作是避免疫情外溢及扩散的最重要信息交流渠道。

4.全面分析研判,提供决策依据。抽调精干力量,每日对全市疫情态势开展全面分析,实时研判发展趋势,盘点新增风险点,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同时,对每日新增感染者所居住的乡镇街、社区村组深入开展分析,为社区管控组采取管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5.注重专题分析,明确防控重点。在每日疫情态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专家组及时判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集中隔离点解封风险隐患,提出管控建议、解封时间和解封程序。

6.突出数据支撑,助力精准流调。数据支撑专班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的全面融合、快速反馈,实现了公安大数据、政府管理部门和互联网公司数据的深度应用。

7.分析流调报告,服务疫情防控。在流调的基础上,疾控、公安部门第一时间搜集、梳理、汇总和整理,逐一查明传播链、研判风险,针对疫情防控共性问题,积极商请省疾控部门给出专业指导意见,制发工作措施指导意见。

8.全力开展溯源,尽快查明源头。疫情期间,通过制作疫情传播链图示、确诊病例关系链树状图、阳性病例乡镇分布图,为疫情流调溯源和精准管控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溯源查找短板漏洞,为提升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和突发疫情处置效率提供了借鉴。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依据国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将继续加强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和毒株培养及基因测序工作。对重点行业场所和外环境开展监测,警惕新毒株的输入和双重感染及反向变异,及时提出控制措施。

(二)继续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效处置各类传染病疫情。

(三)12月份开展全省2022年上半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互相调查工作,做好应急省级和淮北市联合调查全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开展情况,提升临床医生鉴别诊断传染病水平,坚决杜绝医疗机构存在传染病漏报、迟报和瞒报现象,进一步在全省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方面争先进位。

(四)继续强化市级卫生应急队伍训练。拟明年初开展市级应急队伍野外生存保障等训练课目提升卫生应急队员综合能力和处置水平,切实做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

(五)明年继续鼓励骨干队员参加安徽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学习。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