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202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市卫健委)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卫健委发布时间:2023-01-12 08:11
字号:

序号

重点工作

牵头责任单位

协同责任单位

落实情况

完成状态

10

推进公共服务全面链接合肥,推动建立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和跨区域、紧密型的医联体、医共体,共同构建一体化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市教体局、市卫健委

市发改委等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的通知》,优化调整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揭牌运营,市人民医院加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儿童医联体;市中医院获评“安徽省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成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牵头组建皖西地区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安医二附院整体托管市第四人民医院,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裕安区妇幼保健院与安徽省保健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舒城县人民医院与省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县域医防融合全面推开,推进中心药房全覆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巩固。

已完成

13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开展“脏乱差”治理。

市卫健委

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等

组织市直有关单位以“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为主题,开展“爱国卫生70载 共创健康新时代”宣传活动、“文明健康始于心”科普活动、“低碳环保践于行”实践活动和“绿色家园齐守护”共建活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联合市场监管、城管、商务等多部门开展文明菜市、病媒防治、餐饮安全等检查,指导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垃圾分类,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起草《六安市健康影响评价评估试点实施方案(试行)》,扎实开展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

已完成

16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推动医养康养结合。

市卫健委

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

深入开展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创建安徽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家、“安徽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3家;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个、“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7个,全市1220家医疗卫生机构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比例达86.6%。积极推进老年医学科建设行动计划,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规范化老年学科设置比例达84%。推深做实医养结合试点建设,发展医养结合机构44家,其中纳入医保定点12家;医养结合总床位4493张,其中养老床位4026张、医疗床位467张。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84.41%,医疗机构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100%。

已完成

20

加快补齐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短板弱项,实现全市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6.5张左右。

市卫健委

市发改委等

开展等级医院创建,金寨县人民医院、金寨县中医院、霍山县医院、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舒城县医院通过三级医院执业许可,县级医院三级创建实现全覆盖。加快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建设,市人民医院门急诊改扩建、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楼建成投用,市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综合楼全面完工,市传染病医院、市中医院医疗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重大疫病救治中心、市人民医院健康保健门诊和健康管理中心等已开工建设,继续加快补齐医疗卫生资源短板,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达6.5张。

已完成

21

推进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实施。

市卫健委

市财政局等

推进机会性筛查。全市8家项目医院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对来院就诊的40岁以上患者开展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工作。截至12月31日,全市网报58918人,检出率3.00%,早诊率28.68%。实施社会性筛查。6月26日,市中医院举办2022年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启动仪式暨技术培训班,作为定点医疗机构,承担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任务量1000例,大肠癌人群筛查任务量800例,肝癌人群筛查任务量1000例。首批选取裕安区6个乡镇92个行政村开展免费肝癌筛查。截至12月底,初筛23341人,初筛阳性1228人,确诊早癌8例,早诊率80%,治疗率100%。选取裕安区苏埠镇20个行政村开展免费上消化道癌和大肠癌人群筛查,确诊早癌27例,中晚期胃癌1例发现进展期腺瘤70例,早期大肠癌14例,中晚期肠癌11例。强化工作督导。6月中旬,以县区互查的形式,组织开展全市农村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督导,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促进全市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共同提高。开展项目培训。12月14-16日,邀请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镜、病理专家及省疾控中心专家,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以内镜及病理操作规范及诊疗要点、网络报告等内容为重点,对全市8家项目医院及县区疾控机构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人员进行了规范化培训,效果良好。

已完成

22

深化综合医改,推进城市公立医院与省级医院及沪苏浙医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谋划组建六安市医投集团。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六安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项目,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市卫健委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1.印发2022年全市综合医改工作要点,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召开全市综合医改会议,部署推进医改工作,全市县域就诊率稳定在84%,跨省就医人数占比6.48%,优于省级考核目标值,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2.拟定《上海六安卫生健康领域对口合作协议》,深化与上海对口合作,在人才支援与交流、临床学科发展、科研项目发展等强化合作,全市12家县级以上医院与上海市19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完成《六安市健康医疗发展有限公司组建方案》报市政府常务会汇报审议;3.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标国家、省疫情防控政策,刷新“一方案一预案”;完成526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创建社区医院2家,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农村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全面完成,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传染病医院)完成封顶;4.积极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徽省人民政府签订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六安市开展“三医”联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建设;舒城县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霍山县、金寨县申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已完成

23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市卫健委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等

牵头起草《六安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达标评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成2022年度省(市)级卫生创建验收,申报创建省级卫生乡镇9家(复审3家)、市级卫生乡镇17家(复审6家)、省级卫生村(社区)131个(复审96家)、省级卫生先进单位48家(复审36家)、市级卫生村(社区)92家(复审51家)、市级卫生先进单位26家(复审16家)。持续开展无烟环境建设,创建无烟党政机关78家、达标率100%;创建“六安市无烟学校”1404家,实现无烟学校全覆盖。

已完成

24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市疫防办

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成员单位

快速果断处置突发疫情。快速果断处置0404裕安突发疫情,连续高效处置多起输入性零星疫情,较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定《六安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第二版)》《六安市新冠肺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第二版)》;严格“外防输入”,开展“落地即检”,在火车站设立“电子哨兵”,组建大数据处理专班,发挥“三工(公)一自”工作机制和市计生协“四员”远端防控作用,做到风险地区返来人员预先知、落地知、管控知。适时开展划定区域人群核酸检测,强化常态督导检查,开展应急实战演练,制拍疫情防控警示教育片,核酸检测、隔离转运、医疗救治能力达到省定目标任务。及时优化调整防控举措严格对标国家二十条优化措施、十条新举措和省“二十条”,及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保健康、防重症、抓救治”,创新推出线上问诊、快速接诊、组队巡诊、有序转诊和专家会诊“五诊”工作机制;深度挖潜扩容医疗资源,全市三级医疗机构总床位数11360张,设置综合重症床位454张、可转换重症床位456张。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坚持分类分级、重点突出原则,对全市74万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红、黄、绿分级健康管理,及时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监测、抗原监测、用药指导和转诊服务等。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任务全程完成率99.50%、加强针完成率82.05%,60-79岁老年人接种任务全程完成率98.88%、加强针完成率91.80%,两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已完成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